学术动态

您当前位置: 科学研究 学术动态

杨章灿报告:钨fuzz生长的多尺度模拟

发布日期:2018-11-13浏览次数:1060

报告题目:钨fuzz生长的多尺度模拟
报告人:杨章灿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
时间:2018年11月15日(周四) 上午10点
地点:四川大学720所报告厅
个人简介:
杨章灿,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系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2008年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获学士学位;2013年于美国普渡大学核工程系获博士学位;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进行访问研究;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在美国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;2016年10月加入华中科技大学核工程系。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,获国际发明1项。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任务、华中科技大学人才引进基金项目等。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核能系统中关键材料的多尺度计算模拟研究,具体包括:(1)极端环境下材料力热学性能的多尺度计算机模拟研究;(2)聚变堆面向等离子体材料与氢氦、中子互相作用;(3)阻氢涂层和阻氢材料的制备和阻氢机理研究;(4)低能离子束材料表面改性。课题组网址:http://numat.energy.hust.edu.cn/
报告摘要:
钨由于其优异的力学、热学、低氚滞留、高溅射阈能等性能,被认为是核聚变反应堆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最佳候选材料。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,在低于溅射阈能的氦等离子体辐照下,钨材料表面可形成各种形貌的结构,包括“绒毛状”的纳米丝结构(fuzz),可对等离子体的稳态运行造成严重的危害。目前的实验和模拟研究共同表明了fuzz的形成与表面下氦泡的形核生长有直接关系,但是fuzz生长的具体机理还不明确,特别是fuzz层持续生长到数微米厚度的机理还不清楚。本报告将介绍我们课题组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,旨在揭示fuzz层生长机理,具体包括(1)运用MD模拟纳米丝中氦泡生长;(2)运用BCA方法研究氦在fuzz层中输运;(3)运用KMC方法研究表面演化。